星期四, 10月 23, 2014

從一段鐵路說起 ---- 追尋加拿大華人的腳蹤

1858-1911  淘金的開拓者

當初華人來到北美, 不是因為美國和加拿大是兩個有遠景與希望的國家, 不是因為美國和加拿大是個可另建家園的樂土, 他們漂洋過海, 主要是為了活下去。 當時國內人口激增, 政治動盪不安, 而鴉片戰爭更嚴重地撕毀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偏巧天災不斷, 民不聊生, 而又受了基督教所帶來的新思想的衝擊, 使我們的這些先民不得不鼓起勇氣, 才一腳踏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 在公元458 年, 就有一群來自中國的佛教僧侶抵達北美; 又根據Captain John Meare船長的航海日記指出, 五十名華人技工隨著他, 於1788 年來到加拿大的西北海岸, 協助他建造販賣皮貨的船隻, 同年九月, 船隻開航後, 他就沒有再追蹤這些工人的下落。

1858 年6月28 日, 是個具有歷史性的日子。 那時Fraser River 發現金礦的消息傳了開來, 第一批華工就在那天自加州抵達了British Columbia省的Victoria市, 自此華人就成了加拿大人口的重要成員(????加華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 中華文化也成了加拿大多元文化重要的一部份。

當時華人主要集居的地點是在Barkerville (?????)及Fraser River 下流流域的其他地區。 這些展轉抵達加拿大的第一批華工, 都來自中國廣東和福建兩省, 大多數是單身漢, 沒受過教育, 也沒有特殊技能, 除了極少數能說一點英語外, 其他都不會講英語, 但他們都是刻苦耐勞的好工人, 在微薄的薪支下, 也從不埋怨。

當時, 華工一般收入只有十元一天, 每星期卻要花上35 元來支付食宿, 他們都得睡在擁擠, 骯髒, 破舊的工地木屋的地板上, 在寒冬的夜裡, 沒有取暖的設施, 他們大多裹在自備的毛毯中與大自然搏鬥, 當時的生活環境極端惡劣, 這些先民除了當礦工外, 也有從事苦力的, 為人幫傭的, 或在餐館打雜等等。 此外, 根據B。C。省立博物館的資料收藏, 我們也因而得知淘金熱時期的Barkerville城中, 有家華人開的小店,就是 “Lee Chong Co。”, General Merchant, Imperial Gas & Oils。

建造鐵路的開拓者

1877 年加拿大政府決定在Fraser and Thompson 峽谷中, 從Fraser River 的源頭建立一段全長共120里(MILES), 直達Kamloops Lake西端的鐵路, 一個有經驗的美國商人Andrew Onderdonk 得標。

就在此時, B。C。省的反華情緒高漲, 迫使Onderdonk提出保證, 他將優先僱用白人, 除非在加拿大東部或其他地方都顧不到白人時, 否則他是不會僱用印地安人和華人的。 誰知他自美國舊金山僱來的白種工人不可靠之後, 他才被迫自舊金山及波特蘭僱華工, 而這已是鐵路開工後一個月的事了。

自1880-1881 間, 據估計自美國進入加拿大, 有經驗的建築鐵路華工, 約一千五百人左右協助建造B。C。省的一段鐵路。 由於那段鐵路工程艱鉅困難, Onderdonk 就委託一家公司, 自香港聘僱了近二千人來, 後來陸陸續續有更多工人來到加拿大, 但卻有近百分之一的勞工, 由於水土不服, 才登岸不久就去世了。

從中國來到加拿大旅途固然艱苦, 但對許多人來說, 從Victoria登岸後進入Fraser 峽谷工地的那段旅途卻更為辛苦。 有一回, 將近900 華工像一群牛羊似的, 被圍在欄柵裡, 在New Westminster 過夜, 他們沒有抗議 , 只有傷心無奈地吞下這份屈辱。

當時, 正好有個叫R。 Byron Johnson的英國旅客正巧途經B。C。 省, 見證了這一切, 他說了這樣的話: “在太平洋沿岸, 欺凌華人已成了風氣 … 無論在甚麼情況下, 他們都被當狗一般對待, 叱罵, 吆喝, 拳打腳踢, 連他們的姓名都被當作取笑的對象, 縱然如此, 他們只是沉默不語地埋頭工作, 連一點報復底跡象都沒有, 極有教養, 又有禮貌地對待所有的人… 即使從美國宗教人士, 主張極端容忍的立場來說, 他們所受的屈辱一到了極限, 不是其他任何國籍地人所能忍受的。

“It is the fashion on the Pacific Coast to abuse and ill treat the Chinaman in every possible way…he is treated like a dog, bullied, scoffed at, kicked, and cuffed about on all occasions, his very name is made a slang reproach; and yet, withal, he betrays no sign of meditated revenge, and pursues his labors calmly, and is civic and polite to all…Even in the matter of religion, a score on which Americans claim to have particularly tolerant views, his is insulted to a pitch that would not be endured by a person of any other nationality。”  

白種工人建造了自Yale到 North Bend 地27 里地鐵路, 從North Bend 到   Lytton 那一段鐵路是由白種工人及華工共同興建的, 剩下的, 從 Port Moody 到   Yale 的90 里 及從 Lytton 到 Savona’s Ferry 地70 里, 都完全由華工完成的

在興建鐵路的過程中, 華工殉難的比白種工人多。 許多死於過度勞苦, 因為他們每天不僅要辛苦工作, 還要跋涉於工地及營地之間; 有些工人被飛落的巨石埋葬了, 有些被陷落的隧道掩沒了; 有的墜落在還沒完工的橋樑, 被滾滾江水帶走了; 居住環境惡劣, 水土不服, 僱主不給醫藥照顧, 是另一個重要的殺手。

Yale Sentinel這份刊物, 就報導說: “在B。C。省沿著鐵路路線上, 華工迅速地消失在地下。 Here in British Columbia along the line of the railway, the Chinese workmen are fast disappearing under the ground。”

這些來自中國溫暖的南方的工人, 禦寒設備不足, 突然面對B。C。省內陸嚴峻的寒冬, 艱辛備至, 1882-1883年的冬天, 因天氣惡劣, 華工都被解僱, 遺棄在工地; 跟著第二年冬天, 由於工程完工, 他們再度被遺棄在工地。

根據非官方地統計, 每一里鐵路, 是由4 個以上的華工用性命換來的。 加拿大國家太平洋鐵路的測量工程師形容這些華工, 我們的先民是: “訓練有素的一批打石頭的工人, 是我所見過的最優秀的工人。”

1912-1922 歧視

1867 年B。C。省取消了華人的投票權;
1873 年第一個反華團體也在Victoria 成立;
1878 年B。C。 B。C。省議會通過了禁止華人擔任公職;

同時反華情緒在全國迅速蔓延, 許多人因為華工要求的工資比白人低而生氣, 有人因為加拿大華人人口的增加而感到壓力, 加上華人帶來了抽鴉片及賭博的壞習慣, 還有就是文化背景不同, 這些都引起了反感, 華人在腦後留著辮子, 也成了被取笑的對象。

Calgary Herald 在1883 年9 月21日作了報導說:

華人把他們的辮子看得很重要…這從發生在美國第一件事上,就可得知他們對辮子的重視。 在監獄裡, 犯人都得剃光頭, 因為這樣就可使他們能在大眾中認出來, 以防他們逃亡, 可那些華人卻認為剪去辮子是違反憲法, 並干擾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自由, 因此在美國唯一可以保護他們辮子的辦法, 就是不要犯罪, 避免入獄。

The Edmonton Journal 於1911 年1月24日報導說: “有些華人認為剪去辮子是不吉利的, 但多數人同意一點, 就是辮子在嚴冬裡有保暖的作用。”

1885 年4 月13 日, 華人移民法案提交入了國會, 同年7 月20 日獲得加拿大總督認可, 規定華人入境時, 要交50元的人頭稅 (head tax), 1900 年增加到100元, 1903 年,贈加到500 元, 自1885-1903 華人共支付了$24million。 (兩百四十萬元)。

鐵路港完工時, B。C。省就碰上經濟不景氣, 成千華人找不到工作, 因此他們就像加拿大東部遷移, 有些到了Alberta 的牧場當廚子, 作在廚房打雜, 有人也在那裡開了小咖啡館, 洗衣店等, 其他人繼續往東部遷移, 足跡到達Toronto 及Montreal。
 
若是加拿旅遊, 不要忘了去Saskatchewan, 看先民們為了生存, 在那個城市建立的地下世界。 他們將地下挖出約九呎高的空間, 蓋了一層疊一層的單人床, 還在地下開了洗衣店。 (?????)

1888 年6 月13 日, The Calgary Herald 報導說: “那批來自關閉自守帝國的, 長得一付陰險杏眼的紳士們, 正想盡方法來加拿大。” 這之前, 當歧視的浪潮不幸地傳到了Alberta 省時, 同一家報紙說: “ …我們有權憤怒並有理由同情B。C。 省, 因為我們是鄰居…”

1884 年九月24 日 又說: “ 我們不要華人來加拿大, 這個國家最理想的就是不要這種奴性人種…不要低估蒙古種的後裔。

1892 年,5 Alberta  發生了出此反華事件, 起因是在7 月24 日The Edmonton Bulletin 報導了Calgary一家洗衣店出現了天花感染, 當地衛生局釋放了4位已注射過免疫針的華人, 引起一大群白人的追逐, 他們突擊這幾個華人的住處, 近300 暴徒摧毀了其他華人的洗衣店。

此後, 大批華人開始往Winnipeg 遷移, 而當地的兩家報紙做出同一類聲明說: “ 我們不要他們! 1893 年The Edmonton Bulletin 說: “ Alberta 不要有台, 摩門教和華人。”而The Herald 更說, 唯一解決華人移民問題的方法, 是不給他們工作。 1887 年, 一封信發表在The Medicine Hat Times 上鼓勵居民杯葛華人, 還說: “ 把他們當成瘋狗, 扔到Saskatchewan River 去!”

自1886-1900 年間, Alberta 只剩幾家華人商店, 雖然當時留在那裡的華人人數很少, 不會對主流社會帶來威脅, 但白人社會卻不斷地迫使華工失業, 更多反華暴動在各地發生(Lethbridge and Vulcan), 無論在政治, 在經濟, 在社會上, 華人都不斷遭到迫害。

華人在加拿大的第一個社團是公元1863 年在Barkerville建立的洪順堂, 結著中華會館等社團也陸續成立。 1914-1916年間,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三年, 加拿大失業問題嚴重, 可是華人為了生存而互相幫助, 有錢的資助窮困的, 中華會館及其他團體都積極伸出援手, 也有一大批失業的工人回國去了。

華人雖受盡了歧視和欺凌, 他們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 卻對這個國家現出了忠誠他們購買公債, 單在溫哥華一個地區, 就買了十萬元, 他們用實際行動在經濟上毫無保留地支持政府, 此外還由華人自願從軍充當步兵, 有的不幸捐軀。 可悲的是, 戰爭已結束, 社會上對華人的迫害卻變得更激烈。

1923 加拿大聯邦紀念日或國慶日(Dominion Day)成了華人的屈辱日, 因為華人移民法案在那天實施, 正式執行了43 項針對華人的苛刻條款, 是在加拿大華人人數大減。

1923-1946 隔膜的一代

加拿大在1923 年通過了針對華人的移民法案後, 全國反華情緒更為高漲, 該法案的重點有三條:

1。 人頭稅取消;
2。 在入大學年齡以下的學生不得入境;
3。 只有四類華人准許入境:
- 大學生
- 商人
- 在本地出生地華人到中國受教育後得以返回加拿大
- 外交人員

雖然由於這法案的實施, 使華人入境人數減少, 但格局1931 年底統計, 全國華人顯出增加了6,932 人( 由39,587人 上升到46,519人), 主要是由於新的一代在加拿大誕生了, 隨後與1941 年的統計, 即拿大華人減少低於1921 年的統計 ( 由39,587 人 減少到34,627 人) 。

由於人口的變遷, 加拿大華人社區也出現了變化。 根據統計, 1921 年多數的少年 期, 華人入籍加拿大的也增加了, 到1941 年, 華人在全國各地無論是土生的, 或歸化的, 在過去二十年間增加了一倍。

“華人的移民法案” 對加華社會產生的另一項巨大影響, 是使加華社會成了單身漢的社會, 男女比例不平衡。 舉例說, 1921 年最糟的城市是Edmonton和 Ottawa, 男女比例是30:1, 到了1930 年, Edmonton仍是最糟的, 17:1, 次糟的是 New Westminster 和Ottawa 15:1。

1911-1947 年間, 少年移民來加成了一種新傾向, 他們大多是由在加拿大的父親或叔父,伯父安排來的, 來後在洗衣店, 餐館或雜貨店工作, 或為人當僕傭。 到了二十歲以上, 他們就回中國去結婚, 婚後, 再單獨到加拿大繼續工作。 為了傳宗接代, 他們可能再回去一兩次, 雖然不國去結婚和家人晨昏相守, 錢總是不斷地寄回去, 只是接家人來加團聚的希望卻是渺茫。

他們的生活充滿艱辛, 枯燥和孤單, 他們工作的時間很長, 放工後, 為一的娛樂就是與他們同住的華人們交往, 住在較大城市的, 還有機會加入華人宗親會等社團了解寂寞, 由於工作時間長, 又語言不通, 他們被隔離在主流社會之外。

1923 的 “ 華人的移民法”在加華社區引起極大反彈, 華人改稱為 “ 43苛刻條款” (The 43 Harsh Regulations), 並定名加拿大國慶日為 “ 屈辱日 (Humiliation Day)” , 在1924 年溫哥華及維多利亞的華人不斷發起示威遊行, 公開要求修改移民法, 在1920-1930 年間, 在各省的華人社團增加了50%來共同關心這個問題, 現有的社團擴大了, 包括致公堂 (Freemasons), 中華會館 (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 and 國民黨 (Kumintang)等。 雖然新的社團誕生了, 並不是每個社團都活躍, 有的出現很短一段時期就解散了, 當時經濟不景氣, 華人社團及教會在各方面都極力照顧華人。

到了1920 年代末期, 宗親會也紛紛誕生, 諸如馬氏宗親會(Mah Society), 黃氏宗親會, 及朱氏宗親會等。 同時有Chinese YMCA, 以傳揚基督教及教化人因與為主, 並成了華人社會與當地主流社會溝通的管道。  

由於加華社區對自己文化的需要, 在Edmonton 的警世鐘劇社(the Chinese Dramatic Club) 於1939-1942 年間非常活躍, 曾多次演出來幫助中國受戰亂的難民, 另外在Calgary 的三聯劇社 (San Liarn Jyuh Sheh) 為建造一座華人墓園而作籌募基金演出。

1899年在B。C。省 的Victoria 開辦了第一所華人學校, 1930到1940 年間, 後來華人社區感到有籌建中文學校的迫切需要, 因為大家都希望新生的一代能運用中國語文, 能欣賞祖先流傳下來的美好文化, 他們就創辦中文學校, 利用孩子們課餘的時間傳授。

最高峰時, 加拿大有26 所半天授課的中文學校, 有46 為教師分散在十一個不
同的城鎮, 包括Victoria, Vancouver, Toronto。 根據1941 年統計, 共約1500 名學生入學。

Edmonton 的中文學校是1932 年由教會興辦(Chinese United Church), 1944-1945 年間, 致公堂(the Chinese Freemasons Association) , 及國民黨都在Lethbridge 設立了免費旳中文學校。

1930 年代早期, 華人社區 於加拿大主流社會逐漸開始了和睦共存的現象, 他們在1936 年熱烈慶祝溫哥華市建市50 周年紀念, 在嘉年華會的遊行行列上, 不但有裝載著樂師的轎子, 有華人選出的嘉年皇后在花車上穿著美麗的旗袍亮相, 他們有的穿著慶典服裝, 騎在馬上, 並在華人嘉年華村, 展出了古色古香的中國傳統式的寶塔及樓宇。  

1937 年, 中日戰爭爆發, 及1941 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加拿大主流社會開始接受華人, 為了戰爭, 大家必須同心協力對外。

加華社區對加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作出重大貢獻, 他們抽出一千萬元來購買加拿大公債, 他們在碼頭及工廠裡從事備戰工作, 參與預防空襲等。 而British Columbia 省的華裔農人, 努力生產, 將大量糧食補給加拿大軍隊, 後來約500 多華人被納入了軍隊, 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300 華人, 增加了不少。

後來華人有自願加入了特殊行動組, 這是加拿大人參加的一個英國情報單位, 在二次大戰期間, 華人與其他加拿大人一樣, 在公盟邦情報方面作出了極大貢獻。

大戰結束後, 1945 年全加華人在各地分別熱參加勝利慶祝, 他們在華埠張燈結綵, 參加勝利遊行, 發表勝利演說, 他們終於取得主流社會進一步的了解, 而與他們打成一片。

又與他們盡心盡力地履行公民義務, 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和別人一樣享受同等待遇。 戰後的華人, 關心兩件事, 一是撤銷1923年華人移民法, 恢復華人在 British Columbia 的投票權。

1947-1979 蛻變

1947年在加拿大華人史上有了重大轉變, 那就是取消了1923 年通過第華人移民法, 以及華裔公民也在British Columbia 有了投票權。

大戰期間, 加拿大與中國成了盟邦, 共同抗日, 兩國於1943 年交換大使, 於1944 年簽立友好條約。

這麼多年來, 在戰亂中, 加華社區始終義無反顧地支持著加拿大, 政府四次發表聲明說, 在Victoria 一地, 華人只佔總人數的10%, 卻花了一千萬元, 購買了20% 的公債, 次外在加拿大出生的 500 名華人, 自願從軍參與太平洋戰爭, British Columbia 省鑒於加中關係友好, 以及華人忠心愛國的行為, 終於在1945 年三月修正了選舉法, 容許那些參加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戰的人有投票權, 但日本人除外, 共有450 人受到影響

雖然British Columbia 主流社會對華人的態度有了轉變, 但仍有顧忌, 因為其他華裔仍未獲得選舉權。

戰爭結束, 一年後, 華人成立了 “ 撤銷華人移民法委員會” , 數月內, 該會就受到社會的重視與支持, 這是由於社會有鑑於納粹種族主義的暴行及華人的忠心, 而使主流社會對種族岐視的錯誤做法, 有了覺悟。    

終於在1947 年五月, 加拿大正式取消了1923 年通過的華人移民法, 加拿大公民法正式生效, 凡是公民都賦予投票, British Columbia 也修正了省選法案, 准許華人投票, 至此除以民權外, 華人已取得加拿大人享受的權益。 然而政客仍不願充分地給予華人移民權, 他們擔心, 一旦放鬆, 入境的華人會增多, 因此, 加拿大有兩個不同的移民法案, 同時施行。

一個議案規定(Order in Council 2115), 只有華裔公民才能將家眷接來, 然而1923 年以前來的移民, 如果有成長的孩子或年老的雙親在中國, 都不許來加拿大, 但這些條款卻不影響歐洲移民, 因為歐洲移民是依另一條法案辦理的(Order in Council 695), 該法案容許歐洲, 美國, 南美的移民攜家帶眷移民加拿大。 結果造成許多華人不能與他在中國的妻兒團聚, 而使所謂的華人移民法案的取消, 變成了荒誕無稽。

直到1967 年當移民政策改以點數計分後, 移民申請的能否獲得批准, 是根據申請人個人資歷而定, 與種族無關, 自此加拿大華人才呼吸到了平等的空氣。 華人在全國人口的成長, 從1921 年的39,587 人到1981 年的289,245 人, ( 由站全國人口的 0。5%到1。2%)

1980-1983 新紀元

1979 年九月30 日, 加拿大的CTV 電視台, 在一個交W5的全國性電視節目中, 製作了一個節目叫 “校園大賤賣” (Campus Givenaway), 指出外國學生剝奪了加拿大學生入學的權利, 尤其是進入專業學校(professional schools)的權利, 該節目誣指的外國學生, 自電視上看來, 都是華人或有著亞洲面孔的學生, 事實上, 這些所謂的 “外國學生” 都是華裔加拿大民或移民, 此外該節目的統計數字不正確, 曲解事實, 引起各大學強烈抗議, CTV 電視公司顯然對加拿大華人存有種族岐視, 其居心險惡, 自這專輯上流露無遺。

1979 年12 月在多倫多的王羽佳 (Dr。 Joseph Wong )挺身而出, 成立了反W5 的籌備會, 跟著他就到全國各地發表演說, 次年一月十三日, Edmonton 華人與他來訪後起來響應,也組織了, 也成立了籌備委員會。

在各方面努力, 要求CTV 道歉的要求失敗後, 幾名被誣指為外籍學生的華裔加人, 正式對CTV 提出告訴。

1980 年一月26 日, Toronto & Edmonton 華人分別在CTV 及起附屬電視台前示威, 2500 人在Toronto 參加遊行, 500 餘人在零下20 度的氣溫下再Edmonton 響應, 遊行隊伍受到社會各界支持, 然而CTV 仍然妄自尊大, 不予理睬。

同年3 月, 籌備會在全國16 城市分別成立, 受到媒體, 政界, 大學, 教會團體及Ontario 人權會地廣泛支持。 面對這種壓力, CTV 終於播出一分鐘的簡短聲明, 指出若有任何冒犯之處, 純屬無意。 但這聲明被視為缺乏誠意, 同時該電視台並未提出任何更正行為, 於是, 加拿大各城的籌備單位決定在四月時八日在Toronto 開會, 共商對策。

開會的前數日, 全加籌備會代表與CTV 頻繁接觸, 待全國十六位代表都到了Toronto 後, 他們接到了CTV 總裁的一封公開信, 希望該籌備會能接受。 該信指出W5 播出的 “Campus Given Away” 中

“大部分收集的資料都不正確。 我們明顯的歪曲事實, 以及W5 起初對這專輯的護短態度都是錯誤的… 由於加拿大華人被誣指為外國人, 由於這節目在這多元文化的社會裡受到委屈, 我們誠心誠意地提出道歉。”

同時CTV作人事易動, 加強編審及管理層次的監督, 接著特別製作了一個以探討種族歧視及就業問題的電視節目。

來之不易的勝利所帶來的喜悅, 在4 月18至20 日的各地代表大會中洋溢, 全加華人平權會及各地分會終於再1980 年四月20 日誕生了。 這是華人唯一能夠作全國性呼應的組織, 次年, 更名為 “ 全加華人協進會 (平權會)”。

W5 的問題得以解決, 對加拿大華人歷史影響深鉅, 華人在加拿大度過了一個多世紀的今天, 社會各方面終於對加拿大華人爭取平等權利予以支持, 大家都共同邁入了一個新紀元, 這新紀元代表著華人已被平等對待, 此後我們將更會為加拿大的壯大而努力, 雖然這觀念自1947 年後就不時地浮現在加拿大華人的心中, 但並不是每位華人都存有這種想法, 也不是很多人願意介入一個曾經背棄過華人的社會, 然而由於新的一頁的展開, 加拿大華人的想法與行動也隨著改變了 。          

1983 為紀念華人定居加拿大125 周年, 全國各地的華人都歡欣鼓舞地慶祝, 自1858 年第一批華人來到加拿大後, 華人社區經歷了形式上, 結構上的轉變, 無論早期命運如何, 他們終於活下來了。

近二十年來, 加拿大華人在政治上, 學術上, 財經和教育上, 不僅成就卓越, 在社會中居領導地位, 例如British Columbia 省就於1988 年任命來自香港的華人企業家及慈善家林思齊(The Honourable David See-Chai Lam), 為代表英國女皇駐該省省督。 (註:加拿大仍是大英國協成員之一)。

於1941 年出生, 來自香港在加國長大的難民, 曾任加拿大國家廣播電視台知名節目主持人的伍冰枝女士( The Right Honourable Adrienne Clarkson), 也於1999 年就任為加拿大第26 任國家總督, 成了代表英國女皇駐加拿大的象徵性國家元首。

隨後, 1929年出生於Calgary, 祖先來自台山 的華人林佐民(The Honourable Norman Lim Kwong), 於2005 年被任命為代表英國女皇駐Alberta省省督, 他曾是位名震全國傑出的職業運動員。